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鍵盤-英文打字) / 【摸黑英打高手】

 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鍵盤-英文打字) / 【摸黑英打高手】  

  設計者:徐琨淋

適用對象:國小中年級學生

教學時間:4(160分鐘)

學習目標:

1.能了解鍵盤英文位置

2.能正確將十根手指擺在鍵盤適當位置

3.能以正確的指法輸入英文

4.能切換中英文輸入

5.能切換全半形輸入

學習表現:

資議 p--1 認識以資訊科技溝通的方法。

資議 a--1 感受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。

 學習內容:

資議 T--1 資料處理軟體的基本操作。

資議 H--1 健康數位習慣的介紹。


 
 
  四、課程重點說明: 

          電腦打字已經變成這個變化快速的科技世代必備的技能,但由於現在手機的發達後,大部分的學生在手機的打字上非常熟悉,可是一旦使用到實體鍵盤打字時,總是變成了「兩指神功」,不僅在搜尋資料、Key in文件時浪費許多時間,在上電腦課時也會因為打字速度緩慢,影響到學習進度,如能將快速打字變成必備技能,在搜尋資料、寫報告、心得、電子文件上必然可以大大提升效率,為自己節省相當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。


(1)學習鍵盤正確指法及練習

一開始讓學生直接尋找A~Z依序打出來練習的話,會造成學生習慣於用兩根手指點來點去,在中文的打字方式依舊如此,長久下來想再更正為正確指法有點困難,即使教學生後,因學生不習慣因此還是會改為兩隻手指打字(一年觀察),而正確的指法卻十分重要,相當於快速打字必備的基本功,首先要讓學生習慣於將左手、右手的食指,分別放在F、J鍵當作定位點,其餘的手指依序橫向對應擺放,練習的順序為(F與J)、(G與H)、(D與K)、(S與L)、(A與;),以左手、右手對應的按鍵來做練習,學生將會很快的習慣於正確的指法。




以下為英文練習網址(非常推薦),除了讓能透過練習,完全記住正確的鍵盤指法外,還附有綜合練習及打字遊戲。


學生透過一節課的練習,已能熟記一排字母的手指位置


鍵盤指法僅一節課就漸漸習慣,進步快速


上面為要打的英文字母,下圖為透明鍵盤對應圖,可幫助學生快速找到位置。


綜合練習後,英打練習網站會友準確度以及星星數,讓學生知道正確率及速度。


練習結束後有英打英文字母小遊戲,打完一個字母後,需在限定時間內將下個字母打完。

教學省思:

這堂課實施下來,有別於傳統練習英打的A~Z,藉由一排一排的練習,小朋友對於鍵盤字母的位置及熟悉度更佳,在課堂中還搭配著小小競賽,讓學生保持學習動機,並且樂意用十根手指打,而非以往的兩指神功!練習兩節課,小朋友們說出了最近發現自己打字真的變快了,讓其他小朋友們聽到後更加想練習,不想用兩根手指打字。









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Google Map服務) / 【小小旅行家】

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
二、實施時間:約3~4節課。
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
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
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1-2-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。
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1-2-3 能正確操作及保養電腦硬體。
 
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2-2-1 能遵守電腦教室(或公用電腦)的使用規範。
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                    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           
           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          
           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4-3-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。
           
           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5-2-1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。
 
 
  四、課程重點說明: 

        網路科技的發達,Google Map的普及,幾乎只要旅行就可能會使用到,不論是開車、騎車、捷運、火車,甚至是搭飛機都可以使用Google Map查詢,若是學會使用它,不但可以快速的安排旅程,對於時間也可以很好的掌控,甚至要跟同學在哪邊聚會,營業時間是什麼時候?也可以使用它來查詢。

(1)遨遊於世界各地
首先最吸引學生的,莫過於街景圖,彷彿自己像是小鳥一般,來回穿梭在各個大街小巷,開放幾分鐘的時間,讓學生穿梭於世界各個角落,以前想看到其他國家的風景,只能透過課本上的照片,而現在只要手指輕輕一動,就能看到想看到的國家風景。


(2)追蹤我的家
教導學生查詢自己的學校位置,不曉得地址的學生,也都會用街景慢慢走路的方式找到,比較快找到的同學,可在搜尋附近家裡有什麼東西,並將它寫下來,有學生找到學校後,在附近看看街景,很興奮的告訴老師,這是哪個親戚、哪個老師的家。😂


(3)我該怎麼去呢?
利用【規劃路線】先以起點及終點讓學生操作練習,並介紹路線,到的方法不只一個,並觀察哪一種路徑,可以比較快到達?並介紹為什麼有時同一條路,時間有時30分鐘抵達,有時40分鐘才抵達,利用此問題引導學生觀察,路線的【藍色】、【橘色】、【紅色】各代表什麼意思。


(4)新增目的地
熟練規劃路線後可增加目的地,請學生提出想去的地點,並且嘗試移動先後順序,如何規劃景點順序路線才會順暢,並將最好的規劃記錄下來。



(5)新增喜愛的地點
將自己未來想去,喜愛的地點加到最愛清單內,並觀察地圖上是否有什麼變化?


(6)查詢營業時間、電話
介紹一些景點,有營業時間的限制,也在上面附有相關資訊,可讓學生了解一些景點的相關資料


(7)為自己安排一場一天的旅行
因為只有一天,時間的限制也導致景點不能太遠,透過此作業讓學生理解,移動是需要時間的,在哪個地方待多久也必須要去思考,不但可以提升時間概念,也可以滿足自己小小的旅行夢,老師以自己環島的經驗分享給學生,並分享景點路線圖。




   五、教學省思:

        Google Map的操作對於學生不是太困難,但規劃行程的作業部分,因為融入了時間而提升了難度,因此教師可透過設計學習單,讓學生將自己的旅程先寫下來後,開始排列,並分成早、中、晚三個時段去規劃,適當的引導學生,可以較順利的完成,讓孩子們當一個能自己規劃行程的小小旅行家。

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文書軟體-Microsoft Word) / 製作學生的【網站身分證】

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
二、實施時間:約3~4節課。
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
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
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1-2-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。
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1-2-3 能正確操作及保養電腦硬體。
 
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2-2-1 能遵守電腦教室(或公用電腦)的使用規範。
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                    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
           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3-2-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3-2-2 能操作印表機輸出資料。
          
           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4-3-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。
                    4-3-4 能認識網路資料的安全防護。
           
            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5-2-1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。
                    5-3-1 能瞭解網路的虛擬特性。 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5-3-2 能瞭解與實踐資訊倫理。
 
  四、課程重點說明: 

學生對於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帳號密碼時,總是表現地非常興奮,但如果抄在紙上的話,很容易上沒幾次課就弄丟了,那該怎麼辦呢?什麼東西我們會好好收藏不容易遺忘它呢?也許是自己認真做出來的東西,所以格外的珍惜。這堂課就帶著學生製作屬於自己的帳號密碼卡片,帳號密碼就像網站的身分證一樣,這組【帳號密碼】就代表了你自己,準備好了!我們就出發GO!

(1)在Word新增1x1的表格後,先請學生事先量量看學校發的借書證,並且把長寬都記錄下來,表格的寬度就根據借書證的大小來製作。(長約8.5公分,寬約5.4公分)

(2)接下來要利用圖片【文繞圖】的功能,讓學生熟悉上與下、矩形、文字在前、文字在後有什麼區別。如果想將圖片自由移動,並且讓文字顯示在圖片之上,那就必須使用【文字在前】的功能。

(3)完成之後,將學生的檔案全部載下來,整理成一個檔案後進行彩色列印,再使用護貝機,這樣可以防止紙張沾濕、防折,也可以加強它的硬度方便收納。以下為學生的第一支卡片作品








五、教學省思
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學生製作出來之後,超級開心!時不時在校園遇到我就問,什麼時候將卡片給他們呀?後來印出來交給他們後,過了整個學期,沒有任何人丟掉,甚至有人直接放在自己的寶貝盒裡,到了學期的最後,學生們其實已經都熟背了帳號密碼,但每次上電腦課時,還是會將其帶在身邊,特別要注意的是,學生找圖片時要特別提醒學生創用CC的觀念。而這堂課對於圖片與文字的關係(文字在上、文字在下),銜接到後來的簡報教學,學生便能很快的理解圖層的概念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文書軟體-Microsoft Word) / 【我夢想中的獎狀】

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
二、實施時間:約3~4節課。
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
        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-2-3 能正確操作及保養電腦硬體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5 能瞭解資料安全的維護並能定期備份資料。
 
        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1 能遵守電腦教室(或公用電腦)的使用規範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
        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               3-2-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3-2-2 能操作印表機輸出資料。
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4-3-1 能應用網路的資訊解決問題。    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
               5-2-1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5-3-1 能瞭解網路的虛擬特性。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5-3-2 能瞭解與實踐資訊倫理。

 
  四、課程重點說明: 

        在求學時代,總會有著很多很多的夢想,在升旗時,看著得獎同學時,學生是否也有夢想著有一天能站上台上接受頒獎?
而得到獎狀的成就感,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有體會過,因此利用教學Word這兩節課,帶著學生製作自己幻想中的獎狀,如果能讓你得獎,你有想過要拿什麼獎呢?

(1)先讓學生觀摩各式各樣獎狀的設計,以及讓學生們思考,自己如果只能拿一張獎狀,最想拿的是哪個項目?哪個領域呢?

(2)先選一張適當的背景圖,利用文字藝術師讓小朋友自己設計字形、顏色、外框

(3)調整文字位置,讓每部分的文字大小盡量的適中,以及哪個部分應擺在上面、下面,讓學生思考後給出自己的想法。

以下為學生設計的獎狀,非常明顯可以看出,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興趣,從這堂課老師也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心目中最想要的東西之一。







五、教學省思:
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學生在上完這堂課後,有些人問說能否將作品印下,但由於彩色墨汁不夠,因此先以黑白代替,但如果許可的話,還是用彩色更為漂亮。雖然只是一張自己設計的獎狀,並不是真正比賽獲得,但對於從沒拿過獎狀的學生來說,也許有一種激勵的作用,希望為了他們各自的興趣而發展努力。

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簡報軟體/Microsoft PowerPoint 簡稱:PPT) / 【告別傳統的自我介紹】

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
二、實施時間:約6~8節課。
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
        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。
 
        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2-3-2 能操作及應用電腦多媒體設備。

        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               3-2-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3-3-2 能利用簡報軟體編輯並播放簡報。
              
        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 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 4-3-1 能應用網路的資訊解決問題。    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 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5-3-3 能認識網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。
               5-3-4 能認識正確引述網路資源的方式。
               5-3-5 能認識網路資源的合理使用原則。
      
四、
        傳統的自我介紹,一般都是利用1~2分鐘的時間自我介紹,這堂課藉由簡報PowerPoint的教學,不只是把簡報做完傳上去而已,而是要求每位學生必須要上台,用自己親手製作的簡報,面向全班同學好好地介紹自己,透過生動的文字、圖片、動畫來傳達真實的自己。
因為要上台面對全班的關係,緊張的同學難免佔了多數,有些學生偷偷的跟我說,這是他們的第一次在全班面前發表,我認為資訊只是輔助,而這堂簡報課學生真正要學習的,便是站上台的勇氣以及練習說話。


(1)先介紹簡報PowerPoint的功能介紹(功能列位置)



(2)透過文章及簡報的比較,讓學生明白簡報最重要的核心觀念(只要重點不要冗言贅字)
而好的簡報總是能夠圖文並茂,如果能用圖片來代替想表達的就更棒了!因此教導學生插入圖片除了更吸引聽者外,也可以馬上聯想到想表達的東西。在插入圖片的教學中也跟學生介紹了創用CC的概念,讓學生了解使用別人創作的東西要格外注意。


(3)【動畫及轉場】效果讓學生感到非常的有趣,學生們恨不得將每個圖片,每個文字方塊都套用上去,製造出最酷炫的效果,也因為如此,一直反覆操作,對於動畫的進場、出場,每位小朋友都非常熟悉此功能。

(4)學生對於自我介紹,該介紹什麼?有一部分的學生除了名字外,之後就不知道該寫什麼了,因此我列了幾個提供學生參考(興趣、專長、平時無聊喜歡做什麼)後,讓學生自由延伸,有些學生製作完後主動提出幾個項目(最好的朋友、想去的國家、以後想做什麼職業)。


(5)全班都辛苦製作完屬於自己的簡報後,再來就是最緊張刺激的上台報告了。一開始由老師先示範一次給大家看,對於沒上台過的學生們有個方向可以參考,至於上台順序的話,如果從1號開始的話,聽到後面也許學生專注力會下降,因此我選擇了用線上抽籤的方式,一方面學生也必須很專注地聽同學講,不但可以從中吸取到經驗後,下一個輪到他時,也會對上台要怎麼說更有概念。










五、教學省思
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在製作簡報的過程中,對於電腦操作較不熟悉的學生們會比較吃力,因為節數有限,因此無法做到每個人的作品都是最滿意的狀態,未來再次教學到簡報的單元時,可以進行分組,讓做得比較快的學生與不熟悉電腦的學生坐一起,教人的學生可以加強觀念,而不熟悉電腦的學生也可以得到同學的幫助,完成自己作品。另外,讓每個人上台的效果非常良好,學生們緊張的當下,其實也充滿了期待,未來還會再實施此教學流程。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 (Gmail電子郵件 ) / 【網路小郵差】

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
二、實施時間:約4~5節課。
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
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
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 
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                    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           
           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          
           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
           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5-2-1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。
 
 
    四、課程重點說明: 

        電子郵件已經成為現在必備的工具之一,而Gmail更是具有相當多的功能,由於Google服務整合性強,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習,寄出人生也許是第一封信,另一方面,開始慢慢地對網路訊息的傳遞有基本認識,也可以體會到傳統書信以及電子郵件的差別。

(一)網路小郵差-初步認識Gmail與寄信

1.了解什麼是電子郵件
先介紹什麼是電子郵件,而電子郵件有什麼好處呢?也許小朋友連紙本信件都沒有寄過,因此在介紹電子郵件的時候可以搭配操作,會比較好理解。


2.信件收發技巧

第一封信先寄到老師的信,由老師這裡統一廣播給全部的學生看,學生立刻就明白了,電子郵件的效率,比真正紙本快上非常多。


3.在信件中附加檔案與插入圖片
電子郵件除了在裡面輸入文字以外,還可以插入圖片,讓整個信件內容更豐富,而讓學生寄出第二封信,必須夾帶一張圖片給老師。


4.登出Gmail信箱
沒有要使用信箱後,提醒學生應在使用完畢後登出,養成習慣,防止被盜用帳號亂寄信的風險。


(二)網路小郵差-收信操作

1.回信
教導學生收到信後的禮儀及回信功能操作,如果是重要的信件,應回信表示收到,在現實的世界裡,有掛號等機制,但在網路的信件裡,也許信寄出去後,就一去不復返了!


2.加入聯絡人功能(寄給同學一封信)
學生對於能寄信給自己的好朋友非常開心,甚至有學生將全班的gmail全部新增在自己的通訊錄裡,而規定至少要寄給五個同學以上,藉此活動讓學生理解,只要新增到通訊錄,就不需要每次都要重打,就像手機電話簿的功能一樣。





3.封鎖信件及寄件者
由於信箱常常會收到來路不明的信件,因此教學生如何封鎖收件者,以及告知一些資安小常識。不要看到信件就點開,看到奇怪的標題信件,或是廣告,要先稍微警惕一下,就像看到陌生人一樣。


(五)教學省思:
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由於Gmail的操作,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一開始有一些難度,因此建議可以將操作,分成更多個步驟進行教學,用以活動競賽的方式,看誰能在最快的時間,讓老師收到符合要求的信件。在加入聯絡人的方面常出現問題,因為學生會不小心多打一個空白,因此mail的位址就會有問題,下次可以多加注意。會使用Gmail後,資安就更加的重要了,三年級的小朋友尚且還沒有太大的判斷力,因此一些詐騙的信件更加利用此堂課多加宣導,例如:釣魚網站、病毒信件。在這門Gmail教學課中,學生玩得不亦樂乎,尤其是可以將信寄給同學的喜悅感,還有學生想跟家長要Email信箱,想寄信給爸爸媽媽,希望未來設計出更多Gmail的活動玩法,讓學生更加以靈活的運用。

linux筆記

目錄: https://therapeutic-principle-c71.notion.site/Linux-6847b501c7614c32a1577c4388b7ed63   ubuntu1804-斷網安裝 https://therapeutic-principle-c71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