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

教學檔案 / 資訊教育(簡報軟體/Microsoft PowerPoint 簡稱:PPT) / 【告別傳統的自我介紹】

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
二、實施時間:約6~8節課。
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
        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1-2-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。
 
        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 2-3-2 能操作及應用電腦多媒體設備。

        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               3-2-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3-3-2 能利用簡報軟體編輯並播放簡報。
              
        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 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 4-3-1 能應用網路的資訊解決問題。    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 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5-3-3 能認識網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。
               5-3-4 能認識正確引述網路資源的方式。
               5-3-5 能認識網路資源的合理使用原則。
      
四、
        傳統的自我介紹,一般都是利用1~2分鐘的時間自我介紹,這堂課藉由簡報PowerPoint的教學,不只是把簡報做完傳上去而已,而是要求每位學生必須要上台,用自己親手製作的簡報,面向全班同學好好地介紹自己,透過生動的文字、圖片、動畫來傳達真實的自己。
因為要上台面對全班的關係,緊張的同學難免佔了多數,有些學生偷偷的跟我說,這是他們的第一次在全班面前發表,我認為資訊只是輔助,而這堂簡報課學生真正要學習的,便是站上台的勇氣以及練習說話。


(1)先介紹簡報PowerPoint的功能介紹(功能列位置)



(2)透過文章及簡報的比較,讓學生明白簡報最重要的核心觀念(只要重點不要冗言贅字)
而好的簡報總是能夠圖文並茂,如果能用圖片來代替想表達的就更棒了!因此教導學生插入圖片除了更吸引聽者外,也可以馬上聯想到想表達的東西。在插入圖片的教學中也跟學生介紹了創用CC的概念,讓學生了解使用別人創作的東西要格外注意。


(3)【動畫及轉場】效果讓學生感到非常的有趣,學生們恨不得將每個圖片,每個文字方塊都套用上去,製造出最酷炫的效果,也因為如此,一直反覆操作,對於動畫的進場、出場,每位小朋友都非常熟悉此功能。

(4)學生對於自我介紹,該介紹什麼?有一部分的學生除了名字外,之後就不知道該寫什麼了,因此我列了幾個提供學生參考(興趣、專長、平時無聊喜歡做什麼)後,讓學生自由延伸,有些學生製作完後主動提出幾個項目(最好的朋友、想去的國家、以後想做什麼職業)。


(5)全班都辛苦製作完屬於自己的簡報後,再來就是最緊張刺激的上台報告了。一開始由老師先示範一次給大家看,對於沒上台過的學生們有個方向可以參考,至於上台順序的話,如果從1號開始的話,聽到後面也許學生專注力會下降,因此我選擇了用線上抽籤的方式,一方面學生也必須很專注地聽同學講,不但可以從中吸取到經驗後,下一個輪到他時,也會對上台要怎麼說更有概念。










五、教學省思
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在製作簡報的過程中,對於電腦操作較不熟悉的學生們會比較吃力,因為節數有限,因此無法做到每個人的作品都是最滿意的狀態,未來再次教學到簡報的單元時,可以進行分組,讓做得比較快的學生與不熟悉電腦的學生坐一起,教人的學生可以加強觀念,而不熟悉電腦的學生也可以得到同學的幫助,完成自己作品。另外,讓每個人上台的效果非常良好,學生們緊張的當下,其實也充滿了期待,未來還會再實施此教學流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linux筆記

目錄: https://therapeutic-principle-c71.notion.site/Linux-6847b501c7614c32a1577c4388b7ed63   ubuntu1804-斷網安裝 https://therapeutic-principle-c71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