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適用對象:國小中、高年級學生。
二、實施時間:約3~4節課。
三、資訊教育相關能力指標
(一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
1-2-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。
1-2-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。
1-2-3 能正確操作及保養電腦硬體。
1-2-5 能瞭解資料安全的維護並能定期備份資料。
(二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的使用
2-2-1 能遵守電腦教室(或公用電腦)的使用規範。
2-2-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。
2-2-5 能正確操作鍵盤。
2-2-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。
(三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料的處理與分析
3-2-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。
3-2-2 能操作印表機輸出資料。
(四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
4-2-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。
4-3-1 能應用網路的資訊解決問題。
(五)資訊教育能力指標-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
5-2-1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。
5-3-1 能瞭解網路的虛擬特性。
5-3-2 能瞭解與實踐資訊倫理。
四、課程重點說明:
而得到獎狀的成就感,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有體會過,因此利用教學Word這兩節課,帶著學生製作自己幻想中的獎狀,如果能讓你得獎,你有想過要拿什麼獎呢?
(1)先讓學生觀摩各式各樣獎狀的設計,以及讓學生們思考,自己如果只能拿一張獎狀,最想拿的是哪個項目?哪個領域呢?
(2)先選一張適當的背景圖,利用文字藝術師讓小朋友自己設計字形、顏色、外框
(3)調整文字位置,讓每部分的文字大小盡量的適中,以及哪個部分應擺在上面、下面,讓學生思考後給出自己的想法。
以下為學生設計的獎狀,非常明顯可以看出,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興趣,從這堂課老師也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心目中最想要的東西之一。
五、教學省思:
學生在上完這堂課後,有些人問說能否將作品印下,但由於彩色墨汁不夠,因此先以黑白代替,但如果許可的話,還是用彩色更為漂亮。雖然只是一張自己設計的獎狀,並不是真正比賽獲得,但對於從沒拿過獎狀的學生來說,也許有一種激勵的作用,希望為了他們各自的興趣而發展努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